当前位置:首页 > 专家智库 > 专家风采

刘永坦:挺起中国脊梁的“国宝”

  人物介绍:刘永坦,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

  

 

  2019年1月8日,另一位从国家主席习近平手中接过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章和证书的白发老人便是刘永坦。

  因大奖赢来举国注目,还有铺天盖地的声誉,这位老人却说:“我就是一个普通的老师,在国家环境大好的形势下做了点事。而且这个事是我们团队的力量,绝不是我一个人能搞的。”

  这位“普通老师”的背后是一段波澜壮阔的新体制雷达发展史。他采用独特的信号与数字处理技术,提出研制中国新体制雷达的方案。中国新体制雷达具有全天时、全天候、远距离探测能力——与国际最先进同类雷达相比,系统规模更小、作用距离更远、精度更高、造价更低,总体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核心技术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他凝聚了一支专注海防科技创新的“雷达铁军”,培养了两院院士等一大批科技英才,耄耋之年仍奔波在教学、科研一线,为筑起“海防长城”贡献力量。他被誉为中国的“千里眼”之父。

  从小立志,投身祖国工业化建设

  1936年,刘永坦出生在南京一家温馨的书香门第。然而,生活在内忧外患的乱世,无论什么样的家庭,都无法摆脱那挥之不去的阴霾和苦难。国家蒙难,民何以安?在那个充满苦难的年代,他幼小心灵深处早已种下科技救国的种子。

  1953年,怀着投身祖国工业化的决心,成绩优异的刘永坦以第一志愿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经过一年预科、两年本科的学习,作为预备师资之一,他被学校派往清华大学进修无线电技术。

  1958年,学有所成的刘永坦回到哈工大参与组建无线电工程系。这年夏天,他走上了大学讲台,正式成为哈工大的青年教师和科技工作者,成为向科学进军的“八百壮士”中坚力量之一。

  60年来,他埋头科研、教书育人,一直为国防和电子工程事业的发展、创新人才的培养鞠躬尽瘁,践行着知识分子的强国梦想和爱国情怀。

  10年,开创中国新型雷达之路

  作为黑龙江省唯一的两院院士,即便是在全中国,刘永坦也绝对称得上是“光芒万丈”——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首届院士,199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9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5年再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这些殊荣的背后,是他从未止步的努力。他领导和培育的创新团队,率先在国内开展了新体制雷达研究,技术成果“领跑”世界,成功实现工程应用,在保卫祖国海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强大作用。也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当之无愧地被国人尊为“挺起中国脊梁的国宝级人物”。

  新体制雷达被俄罗斯人称为“21世纪的雷达”。当今世界千余种雷达中,新体制雷达不仅代表着现代雷达的一个发展趋势,而且对航天、航海、渔业、沿海石油开发、海洋气候预报、海岸经济区发展等领域也都有重要作用。20世纪70年代中期,国家曾经对其进行过突击性的会战攻关,但由于难度太大、国外实行技术封锁等诸多因素,最终未获成果。

  1979年6月,刘永坦到英国进修和工作。在伯明翰大学期间,他对雷达有了全新的认识。传统雷达虽有“千里眼”之称,但也有“看”不到的地方。世界上不少国家因此致力研制新体制雷达,从而使“千里眼”练就“火眼金睛”的本领。

  “中国也必须要发展这样的雷达!这就是我要做的!”1981年金秋,学成归来的刘永坦,来不及洗去征尘,便匆匆赶到哈工大实验室。他心中有个大胆的设想——他要开创一条中国新型雷达的之路。

  十年磨一剑。1992年初春,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时年56岁的刘永坦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再10年,把实验室成果变成真正的应用

  研究成果虽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但刘永坦觉得还远远不够。

  他告诉团队成员们,倘若成果不能变成真正的应用,那对国家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浪费和损失。“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没有被实践证实并得以丰富发展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只有这两者紧密结合、相辅相成,才是我们完成创新科研工作的指导方针。”

  “一定要把实验室里的成果变成真正的应用。”在刘永坦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激励下,团队成员竟然全部义无反顾地做出了全力支持的决定。

  为了节约时间和经费,刘永坦把队伍拉到离试验场地最近的废弃民房里,现场环境十分恶劣、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他们常常一待就是几个月。为了尽快把科研成果投入国防应用,他们时常吃睡在现场,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有时甚至连熬几个昼夜……

  “新体制雷达项目得到国家高度重视,对国家、学校、专业和人才培养都意义非凡,我们压力很大,但必须做好。”1997年,新体制雷达被批准正式立项,哈工大作为总体单位承担研制工作,这在国内高校中还是首次。

  按照国家有关部门提出的要求,又是10余年的艰辛努力和刻苦攻关,刘永坦为之不懈奋斗的新体制雷达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拥有该技术的国家,对长期以来困扰雷达的诸多威胁提供了有效的对抗技术措施,而且比其他技术造价低,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虽然已经取得如此瞩目的成就,虽然已是82岁高龄,但刘永坦仍然精神饱满、干劲十足。“要为国家做点什么,才不虚一生”,他说,“下一步,我们还想解决新体制雷达的小型化问题,让它能更广泛地应用。要为国家做点什么,才不虚一生。知识分子要钱有什么用呢?能为国家的强大作贡献才是我们最大的动力和坚持”。

  60年来,不拘一格培养人、造就人

  心无旁骛,带领团队从零开始,历经40年艰苦拼搏,完成了基础理论、雷达体制、技术体系和实用装备的全面创新。他的创造性科学成就和突出贡献,使我国在该领域的技术和应用水平步入国际先进行列,为国内外同行专家所瞩目。但无论获得什么荣誉和头衔,刘永坦最看重的还是“教师”这一身份。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刘永坦既是一位成就卓著的雷达技术帅才,同时又是善于教书育人的优秀教师,还是一位伯乐。

  他1992年、1993年被航天部评为“人才培养先进个人”,1993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并获人民教师奖章,1995年获哈工大“伯乐奖”,1997年获香港柏宁顿教育基金会“孺子牛金球奖”。

  从教60年来,刘永坦一直致力于电子工程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先后讲授过专业数学、电工基础等10多门课程。1978年刘永坦被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85年评为教授,1986年以“通讯与电子系统”学科带头人评为博导。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他又讲授了统计无线电技术、数字信号处理等新课程。有两年,他给本科生和研究生连续讲授4门课,近300学时。1989年5月,他主编的《无线电制导技术》作为全国统编教材出版。1999年10月他出版了专著《雷达成像技术》。几十年来,他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和学术刊物上发表了200余篇学术论文,并撰写了两部专著,主审多部著作。

  育学生,研究国家真正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开始率领团队进军新体制雷达研究之后,作为主帅,刘永坦承担着比别人更加繁重的工作。在基地做试验的劳动强度远非常人可比,常常是赶不上吃饭就用面包充饥,困了就倒在实验室的板凳上凑合一觉……

  超负荷的脑力和体力付出,铁打的汉子也会被击倒,疼痛难忍的腰间盘突出曾让他几个月难以行走。有一年,哈尔滨春寒料峭,他旧病复发,腰部巨痛,却仍坚守在教学岗位,照常为学生讲课,旁听青年教师试讲课……

  1993年12月3日,刘永坦被任命为哈工大研究生院院长,一干就是23年。1994年哈工大在全国率先实行硕士生培养两年制;1995年国家首次研究生院评估中表彰了全国10所研究生院,哈工大榜上有名;1999年哈工大研究生院被荣膺“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先进集体”;2006年哈工大率先在全国进行培养机制改革,激发了研究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了导师对研究生的考核选择及资助力度,增强了导师的责任心……

  “坚持你的理念,努力实践,克服途中的困难才能达到成功的境界。”刘永坦培养研究生更看重学生本身的学习愿望、做科研的热情和独立自主的创新意识。他将强大祖国国防作为毕生追求和坚守,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他主张“真刀实枪放到真实的环境里去锻炼”。他的博士研究生们的课题都来自具体科研实践,都是国家真正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对于团队成员和学生,他坚持不拘一格的用人机制,不仅使8人破格晋升教授,同时还使团队中出色的青年教师被评为“航天十佳青年”和“做出突出贡献的博士学位获得者”。

  迄今为止,他已培养研究生80多名,其中获博士学位者40多人,其中不乏两院院士、大学校长和国家级专家等为代表的一批高层次人才,他的很多学生已成为我国空间遥感、雷达技术、电子对抗等领域的领军人物。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投身教育事业60周年的刘永坦始终有一种强烈的紧迫感和使命感。他说:“新体制雷达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完成,国家对创新人才的需求还很迫切,所以我不能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