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家智库 > 专家风采

王小谟:从都匀大山里走出的著名雷达专家

 走进都匀三线建设博物馆展览厅,邓小平、胡锦涛、习近平等不同时期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雷达专家王小谟等相关图文介绍,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游客驻足点赞。

1987年,王小谟与胡锦涛等领导合影

  但是,现在的青年人对40多年前原国防科工委第10研究院38研究所所长、院士王小谟与都匀三线建设峥嵘岁月了解甚少。

  八旬雷达专家“回家来了”

  2019年9月初,81岁高龄的王小谟院士和其夫人携手,重返阔别几十年的都匀,追寻那段峥嵘岁月。

王小谟在原38所旧址听取匀东中学发展情况

  都匀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有幸陪同王小谟院士一行参观了位于匀东镇大坪的原国防科工委第10研究院38研究所旧址(现匀东中学、贵州盛世龙方制药公司)、秦汉影视城、中华茶文化博览园以及都匀三线建设博物馆,对当年鲜为人知的都匀乃至西南三线建设整体情况进行了全面回顾,每每抚摸一件件来之不易的实物,备感亲切,仿佛回到了激情燃烧的艰苦岁月。

  王小谟院士向大家介绍了他当年在大坪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比如迎接江泽民、胡锦涛等领导视察38所时,走过哪些车间、经过哪些路线、和哪些人合影、与当地党政领导座谈等细节。

王小谟参观三线建设博物馆

  王院士受到黔南州和都匀市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热情接待,对他千里迢迢“回家省亲”表示热烈欢迎,对他在都匀期间为国家做出的巨大贡献表示崇敬!

  都匀三线建设博物馆专门设立了“电子38研究所历程展览”和“王小谟事迹展”。

  原国防科工委第10研究院38研究所,现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38研究所(华东电子工程研究所),1965年始建于都匀市大坪,1988年底整体迁建安徽合肥市,是我国从事军事电子、信息产业等综合电子信息技术研制、生产、集成的国家一类研究所之一。

  电子38所建所以来,共取得了1100多项科研成果,其中获国家级、部省级科技进步奖120多项,有的填补了国内空白,有的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完成了200多部雷达整机和3000多台(套)设备的中试生产任务,为国防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王小谟事迹展

  其中,相当部分科研成果是在都匀完成的或以都匀为基础提升的,38所能够有今天辉煌成果,离不开都匀这方热土。

  王院士回首峥嵘岁月

  王小谟院士回忆到:

  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11月)出生于上海的我,1961年从北京工业学院(今北京理工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了地处南京的国防部第10研究院第14研究所,穿上了军装,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并幸运地跨入由聂荣臻元帅亲自领导和指挥的国防科研队伍。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期,我们14所在苏联专家帮助下开始三坐标雷达的研制。1960年,随着中苏关系的破裂,苏联撤走了援助专家,苏联专家走时说了一句:“就这些材料,看你们能不能弄出名堂来!”

在都匀时期的王小谟戎军照

  不久,根据中央关于建设大三线的指示精神,14所派出一大批科技人员、技术骨干等到贵州主持工作,我作为一名内迁员工随着大军,千里迢迢来到了都匀。

  当时运力不发达,需要连续几天几夜乘坐军列,长途跋涉、旅途辛劳,在火车上很累,没有座位,只有盘腿坐在草席铺就的地上几天几夜,没有活动,到达都匀时两腿肿得很粗,有的人甚至不能行走被抬下车厢,但是为了心中的信念,大家都没有喊苦,也没有退缩。

  到了都匀以后,遇到了不少生活生产上的困难。这里的住房很紧张,我和同一批次来的青年们以毛竹做骨架,芦苇席子做隔墙,油毛毡做屋顶,在简易的草棚里过着“原始”而艰苦的生活,一到雨天里面漏水外面泥泞不堪。好像受到了三线建设精神的感召,我们那批人自然而然迸发出一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为解决了生产和生活用水的难题,我们一起搬运了沉重的铸铁管和水泥电线,铺设了千余米的引水管道,自己运沙子、浇水泥、建马路,人抬肩扛,建设了自己的厂房和宿舍……

王小谟与当年三线战友在其旧居前

  那时候,山沟沟里连电灯电话都是稀罕物件,晚上下班了,一片漆黑,什么都没有,对我们搞研究来说也是个好事,没什么事情可做那就工作吧,也没有上班下班的概念,反正都一样,工作效率反而很高。山沟里条件苦,但生活比较平静,是出成果的时期。

  在这个安静寂寞的环境中,在这片青山绿水的怀抱里,我被组织任命为三坐标雷达的总设计师,带领着一批技术骨干开始了长达十数年的三坐标雷达研究。

  接到任务的那天晚上,我夜不能寐,想着使命多么光荣而艰巨,但又深感到能力不足,不知从何做起。当时的形势也很严峻,我们国家的引导雷达都是仿苏产品,迫切需要研制出我国自己的雷达装备部队,否则,一旦雷达失灵,我们搞雷达的无法向人民交待。当时,我国电子工业水平整体不高,但国家需要我们“赶英超美”,我们的团队憋了一股劲,一定要设计出我国第一部自动化三坐标雷达!为部队着想,为祖国争光就是我们那批中国电子工业人最朴素的想法。

  在贵州的寂寞山沟里的十年苦干,我国第一部集成化、数字化、自动化的三坐标雷达——383雷达成功问世,各项指标已超过当时美国的同类雷达。

王小谟调试383雷达

  1979年,我们在武汉对383雷达样机进行试飞。然而在试飞的时候,雷达时好时坏,好的时候好得不得了,一坏又不行,很不稳定。当时我是总设计师,我指挥人员把每个部分都检查了,查了又查,仍然没发现有什么毛病。这么持续了3个月,真是一点办法没有,那时候说真的是死的心都有了。虽然嘴上说死了算了,但是雷达还是得做。后来我们终于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发现了症结所在,破解了这个难题。

  中国电子工业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很多困难都是暂时的,低潮也不会永远都是低潮,总会有高潮的时候。

  1985年,我作为三坐标雷达项目排名第一人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并于1987年,作为全国14名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之一,受到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邓小平接见王小谟

  随着社会和技术的发展,我们能克服物质上的困难和贫瘠,但科研生产上横亘着的气候和交通难题,却在无形中扼住了我们继续前进的喉咙。于是,搬迁势在必行。

  从1986年10月启动合肥新厂建设,1988年12月至1989年1月,38研究所从都匀整体搬迁到合肥(现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38研究所,又称为华东电子工程研究所),经过了一系列迂回曲折,跨越了千山万水。期间,我们克服了思想的波动、人才的流失、资金的缺口、基建和科研生产的重压,顽强拼搏,艰苦奋斗,在科研生产大发展同时,高标准完成38所新所建设,为中国电子工业保留了一支宝贵的力量,现在这支力量已经成为了一只昂扬向上“蓝凤凰”。

  1992年2月,一纸调令摆到了我的桌上。从合肥到北京,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为之拼搏奋斗20多年的38所,踏上了更加广阔的人生舞台,但依旧在电子工业的战线上奋斗。

  来到北京后,我与电科院结下了不解之缘,带领电科院走上了成为真正实体的总体院之路,也与预警机结下了不解之缘。

  拥有我们自己的预警机,一直是我国雷达科研工作者的梦想。当时,我国雷达界对预警机技术的研究从未停止。

  在海湾战争中,预警机表现抢眼,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我当时已经搞了半辈子雷达,心里比较清楚,当时我们的研制条件是差一些,但是,努力还是有把握的,并非绝不可为。一开始我们打算和以色列进行预警机方面的合作,但因为国际局势,合同被撕毁了。如何继续发展预警机事业?我坚决建议要自己研发。

  “我们自己能干!”这句话看似很轻,但是背后的分量很重,这分量来自于中国电子工业深厚的军工技术积淀,来自于国防事业的使命和责任。我想“中国人并不比外国人笨!外国人能做的,我们中国人一定能做到!我们不但要研制出预警机,而且还要研制出世界领先的预警机!”

  有人说,预警机能做的事情大概相当于“晚上用肉眼看见20公里外有人划了根火柴”。对远距离微小目标的判断决定了预警机研制的复杂性,当时许多争论和质疑不绝于耳,很多人认为我们是“赌博”和“冒险”。不是没有波折也不是没有荆棘,只是每遇及此,当年许下的承诺就在每个团队成员的耳边,一遍遍地不断回响,如同集结号一般,让人燃起更加顽强的斗志。

  我于1985年至1991年担任38研究所第四、五任所长;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9年,国家决定自主研发预警机,我迎难而上,坚信“中国人一定能行”“中国人必须自己干”。

  在国家支持和关怀下,我带着整个研究团队,经过十年努力,突破了预警雷达研制最为关键的“两高一低”技术,突破100余项关键技术,累计获得重大专利近30项,国产预警机创造了世界预警机发展史上的9个第一,成为世界上看得最远、功能最多、系统集成最复杂的机载信息化武器装备之一。我们在预警机的事业上不断掌握了主动权。

  2009年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阅兵式上,由我主导研制的空警2000预警机作为领航机型,引领庞大机群飞过天安门广场。

  此时,我对着中国电科机库白墙上挂了整整十年的“我们一定要争口气”这幅大标语,终于松了一口气。

  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的规定,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会评审、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定和科技部审核,国务院批准并报请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我和郑哲敏院士被授予“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胡锦涛为王小谟(左)和郑哲敏(右)颁发国家最高科学奖

  2013年1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亲自为我颁奖,备感荣幸。

  都匀是我第二故乡

  栉风沐雨的往昔岁月中留下了一生的坚守,也见证了事业的壮阔,更欣慰于未来后继有人。如今我已至耄耋之年,我这辈子也没有什么遗憾的了,做了自己想做的事,去了自己想去的地方,国家也给了我足够多的荣誉,我很知足。

王小谟重返38所旧址(现龙方盛世制药厂区)

  王小谟感慨地说,当今世界,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变革和发展的重要原动力。成长于这个时代,奉献于这个时代,我感到非常幸运,我从事雷达研制工作50多年,在老一辈雷达专家研究的基础上,我和我的团队始终坚持“自力更生、协同作战、顽强拼搏、创新图强”的预警机精神,先后主持研制过中国第一部三坐标雷达等多部世界先进雷达,在国内率先力主发展国产预警机装备,提出中国预警机技术发展路线图,构建预警机装备发展体系,主持研制中国第一代机载预警系统,引领中国预警机事业实现跨越式、系列化发展,并迈向国际先进水平。

王小谟夫妇故地重游

  一路走来,我与中国电子工业一路风雨兼程同心同行,拥抱着春华秋实的峥嵘岁月,我深深地感觉到,自己很幸运!

王小谟在三线建设博物馆签名

  都匀是我魂牵梦萦的第二故乡,我深深地爱着都匀这方热土,是剑江河以及各族人民给我勇攀科学高峰精神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