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危受命,领衔出征,留肝胆于斯地;舍生忘死,妙手仁术,拯民心于针汤。”用这样一副对联也许可以简单概括张伯礼院士武汉一疫的经历。而“人民英雄” 国家荣誉称号奖章的颁奖词则揭示出他的主要功绩:指导中医药全程介入新冠肺炎救治,主持研究制定的中西医结合疗法成为中国方案的亮点,为推动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时光闪回,让我们重温这位古稀院士的“高光时刻”:
疫情发生的紧要关头,迅速果断采取措施,对疑似、发热、密接和确诊四类人,进行分类管理、集中隔离,加上“中药漫灌”普遍服用中药,有效控制了疫情蔓延;
率先提出中医承办方舱医院,中药要进方舱,采用中医药综合治疗,有效降低了转重率,为疫情防控、科学救治做出重大贡献;
重视康复治疗,在2月中旬建立了武汉中医医院康复门诊,组织编写了第一个《中西结合新冠肺炎康复指南》,并搭建了武汉医护人员康复平台;
积极探索中医药的理论优势与现代科技结合,开展中医证候流调,明确了“湿毒疫”的证候特征,为治疗指明了方向,筛选了有效上市药物、研发“宣肺败毒颗粒”;
向WHO及国际同行分享和介绍中医药抗疫经验数十场,组织捐赠中药及物品,开展中医药抗疫药物国际合作评价,为中医走向国际身先力行。
最让张伯礼骄傲的是:“2月12日,我带着209名医务人员组成中医医疗团队进驻江夏方舱医院。从自2月14日开舱至3月10日休舱,我们一共收治了564名新冠肺炎患者,无一例转为重症,且做到了医生零感染、患者零复阳。经验推广到其他方舱,也显著降低了转重率,中医药在战‘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武汉“清零”那天,张伯礼在武汉度过了72岁生日。曾有人劝他,您老这把年纪别这么拼了!他眉宇间一丝凝重,“抗疫不问年龄,我还真是忘了自己多大岁数了。”
别看老将出马,但张院士使出了很多“新招”,比如“100部手机参与治病”的故事:在去武汉的飞机上,张伯礼要求团队成员立刻编纂一个有关新冠肺炎证候的调查表,做成APP装进100台手机里。他要在到达武汉的第一时间把这些手机发给医生,在病区开展证候学调查、拍摄舌象照片,数据传到后方平台进行数据处理。
“一种新出现的疫病,西医关注的是病毒,他们要破解病毒的结构,知道病毒是如何侵入人体的,再研发疫苗和药物,这都需要时间。”张伯礼解释,而中医关注的是病毒入体后人会出现什么反应状态即“证候”,医生由此辨证论治。100部手机“侦察兵”为判断疫情发挥了重要作用。
还有一个例子是关于“中药组分”的。在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药组分库,记者看到这个新名词是保存在恒温恒湿柜中的几万瓶粉末状物质。“中药组分,就是从传统中药中提取出质量可控的有效成分群,可在细胞、分子药理水平相对清楚地揭示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并能根据不同病症重新优化配伍成方,可制成胶囊、压片、注射剂等。”张伯礼说。
“在此次抗击疫情的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虎杖这味药的中药组分对新型冠状病毒有较强抑制作用;马鞭草组分对肺小支气道具有明显抗炎功效,可阻止形成包裹病毒的痰栓,从而有效避免患者‘复阳’。我们将这样的有效组分提取出来,制成‘宣肺败毒方’,实践证明,其治疗新冠肺炎疗效确切,药理证实,可对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炎性风暴起到有效抑制作用。”张伯礼介绍说。
他进一步阐述:“中药组分库把传统中药赋予现代科技内涵,有助于加快我国中医药现代化的进程,对开发新药、改造老药、提高中药制剂水平以及给我国自主创制疗效明确、质量可控、服用量小的‘精致型’现代中药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平台。”
“证”变质未变 不变应万变
谈及大家关注的疫情走势,张伯礼预测说,“今年秋冬全国疫情发生反弹是大概率事件,并且很可能是流感和新冠肺炎叠加发病。虽然像武汉那么大规模、大范围流行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像北京新发地这样局部小规模爆发,或一些多点散在发生,都非常有可能。”他强调绝不能掉以轻心,要提高警惕,慎终如始。
“还要继续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工作。”他说,我们过去总结了很多有效的宝贵经验,比如少聚集,少串门,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保持良好的心态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不熬夜等等,都要继续坚持,不要认为它简单就不重视、不遵守。恰恰是从细节和小事做起,对控制疫情起到很好的作用。哪个城市做的好,往往疫情控制效果就好,所以还要一丝不苟地做好防控工作,从我做起,从每个人做起。
“目前,病毒虽然有些变异,但只是个別核苷酸有些变化,带来一些症状表现的变化。如这次北京新发地的一些确诊病患嗅觉、味觉减退,这些症状在武汉很少,这是符合欧洲新冠肺炎病毒的一些特征。又如,在美国现在又发现有些确诊病例出现较重的血管炎。另外像日本和美国,发现青年病患比较多,据报道占确诊病患的百分之二十多,原来在武汉青年病患、儿童病患很少。”他分析说。
“我们中医重点关注还是证候,虽然病患的‘症状’变了,但‘证候’实质有没有变。”针对未来病毒变异怎么诊治的问题,他表示,以不变应万变,中医就是辨证论治,针对“证”来调节病患的体质状态,最后达到激活病患自己的免疫功能去消灭病毒的目的。
关于疫苗,张伯礼表示,从以往各种疫苗经验来看,疫苗大都是安全的。新冠肺炎疫苗现在已完成了前面的一期、二期临床研究,看结果也是安全的,大家对接种新冠肺炎疫苗不用太害怕,也不用太紧张。同时他也提醒说,即使打了疫苗也不代表进了“保险箱”,还是要注意综合防控的措施。“这是两个问题,并行不悖,不是打了疫苗就彻底不会感染了。”他说。
“到明年开春吧,希望过了明年4月份就可以彻底摘掉口罩了。”他分析说。目前,张伯礼正在国家卫健委、国家疫情防控等相关部门的统一指导下,面对今年秋冬有可能到来的疫情,积极展开科研、临床指导等工作。
三洒热泪为人民
接受“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奖章的第二天,张伯礼一大早就来到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病患。耐心询问病情,态度和蔼可亲。“他是那样亲切儒雅,实实在在,没有一点架子,让我们感到心里很踏实。”患者张宇激动地说。
“白甲十万,战疫三月酣。武汉生死皆好汉,数英雄独颜汗。中央经略济生,举国众志成城。中西协和防治,环球凉热彰明。”看见习近平主席签署关于抗疫表彰主席令的当晚,张伯礼填了这首《清平乐·人民才英雄》。
“前几天,我获得了党和国家授予的‘人民英雄’殊荣,我是代表全体医药人、中医药人受誉。想想牺牲的同道,心里难以平静,我把这份荣誉珍藏起来,它已成为过去时,化为更大的动力,一切从新开始。”采访时,他不谈“英雄”。
他为人民三次洒下热泪,第一次是在接到出征抗击新冠肺炎病毒的命令时,他的泪水因中央信任和中医药的机遇而流,“关键时刻能被党和国家委以重任,是莫大的信任,这是给了中医药一个展现的机会,一个证明中医治疗疫病的机会”。
第二次是在全国两会会场讲述武汉抗疫故事时,说起武汉人民众志成城与新冠病毒做斗争的艰辛历程,他的眼泪里有感动、有艰难、有自信,更有不负众望的自豪。
第三次是央视“开学第一课”中,透过镜头看到自己曾经战斗过的武汉方舱医院,为勇敢的90、00后青年一代人的成熟,张伯礼又红了眼眶。
2003年非典肆虐时,张伯礼也是挺身而出,迅速组建中医医疗队,担任中医治疗非典总指挥。他说:“SARS(非典)是一场特殊的严峻考验。它考验我们的党性,也考验我们的能力。”他以“宁愿牺牲,不负人民,勇于担当,不负历史”的无畏精神,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救治非典患者,在控制病情恶化、改善症状、激素减停等方面发挥了显著的作用。他还组织了非典中医证候的流行病学研究,组建中医红区,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赞扬。
“我的人生格言是做患者可以托付生命的人!张伯礼把“贤以弘德,术以辅仁”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他身兼数职,工作繁忙,但仍坚持每周出门诊,有时从外地赶回来,连饭都顾不上吃,在诊桌前一坐就是几个小时。他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处处为病人着想,从不开大处方,不作不必要的检查,不收病人任何礼物,为病人精心诊治,以高超的医术挽救了许多患者的生命。
医者师者“大先生”
一入中医门,满心中医事。除了诊疗和科研,张伯礼最挂怀的就是中医人才培养。他先后培养了博士后、博士、硕士280多名,多数已成为中医药界的骨干力量。他说,自己“最大的心愿是培养出一批超过我的学生”,希望有更多掌握中医思维和治病能力,“坐下来能看病,站起来可演讲,闭上眼睛会思考,进实验室能科研”的优秀中医人才涌现。
“中医药学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她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在学校2020级本科生开学典礼上,张伯礼殷切叮嘱学生,近些年来,党中央把传承发展中医药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作出了一系列重大的决策部署。特别是今年中医药发挥独特优势,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战场上大显身手。时代呼唤中医药的新作为,他希望学生要转变学习方法,适应自主学习;要牢记“进德修业,继承创新”的校训,砥砺前行;要培养科学精神,坚守道德底线。要乘新时代的东风,用奋斗刷出“青春存在感”。
“中医药虽然古老,但其理念并不落后,很多还是现代生命科学的前沿。中医药要为健康中国建设和造福人类做出贡献。”他说,要挖掘中医药宝库,继承中医药精髓,深入研究,创新发展,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建立中医临床思维是学习好中医的根本,同时积极应用现代技术为我所用。要把中医药伟大宝库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
张伯礼对待学生总是“宽严相济”。他对学生出了名的好。学生病了,他买鸡蛋送去;冬天学生穿得单薄,他把自己的衣服给学生穿;学生家庭经济困难,他悄悄为学生交学费……还捐赠了自己的几百万元奖金,成立面向全校品学兼优学生及贫困学生的“勇搏”基金,奖励资助他们。他对学生又要求严格。博士生黄明说,每次向老师提交论文都很紧张,因为张老师对待学术非常严谨,退回来的文章经常批注得密密麻麻,红了一片。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张伯礼同样殷切期盼中医药大学的老师们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四好老师,并寄语老师们,“秉持严谨治学,注重诚信、勇担责任的优良教风,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守得住底线,立志做大学问,做真学问,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
他强调,要特别重视“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不能只注重专业知识,更要注重品德的培养。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和帮助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特别是引导和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我一直跟学生讲,医术固然重要,但想成为一名好医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仁慈的爱心更为重要。作为教师、作为医生,最重要的品德是爱心,爱事业、爱学生、爱病人,最重要的使命是责任和担当。”
「记者手记:
“老张,加油!”
初识老张,是在一张武汉的照片,中间隔离服上写着“老张,加油!”的,就是张伯礼院士。左边写着“小张”的,是他的侄子张硕。右边的另外一位“小张”,是他的儿子张磊。他们都是援鄂医生,“上阵父子兵”,成就一段佳话。
患者心中的“老张”,仁心仁术。记者眼中的“老张”亲切随和,回答问题总能切中要害。
“他是一位被院士‘耽误’的诗人和摄影家。”多位同事接受采访时这样评价“老张”。他爱写诗,往往是有感而发。今年在湖北武汉抗疫一线,张伯礼院士也是有感而发写了十几首诗词。有时候灵感来了,来不及找纸笔,他就赶紧写在手上。他总说自己不会写诗,是顺口溜。但他说:“诗言志,有些想法不一定直白表达出来,通过诗可以蕴蓄表达,这有利于思考,有效防止痴呆!也是叶嘉莹先生说的弱德之美吧。”剑胆琴心,他的情怀都在诗里。
“老张”还玩得转摄影。原来,他早期从事舌诊研究时,根据项目需要购置了专业相机。但对普通人来说,患者的舌头是不好拍的,伸舌头时间短,光线角度也不好找,而请专业摄影师不懂专业且价格贵。张伯礼干脆自己学习摄影,仅舌诊照片就拍了几万张。“我们门诊时有时需要拍片子,张校长一看我们拍照动作不对就提醒,如何构图,哪个角度拍得更全。怎么拍不虚,双上臂要夹紧……所以我们大家笑着说,这哪里是院士,分明是摄影家嘛。”还提供了这样一个生动细节。
据说,“老张”还自学了流体力学、统计学、中药栽培、制药工程学、古典文学……他的办公室内,到处堆着书和学术期刊,微信里还关注了国际最前沿的学术期刊的公众号。真是学无止境啊!
战疫归来,老张更忙了。针对今年秋冬季节可能出现的第二波疫情早做准备,对医护人员进行再培训,对治疗方案进行再优化;继续研发宣肺败毒颗粒。让我们祝福他:“老张,加油!”